爱情
小说
师娘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6、并非不想
信用社石主任走后,工商所杨所长、税务所左所长、派出所大老王、供销社洪麻子、废品收购站的二哥于殿,还有农机站、竹木站、粮站、食品站……等等等等部门,一齐找到沈幽兰小店来,有下指令的,有软硬兼施的,有先硬后软,有先软后硬,有一直苦苦哀求……不管哪种方式,目的只是一个:要优惠条件我们都可以给,但你沈幽兰这次无论如何也得为我们单位去顶一个“万元户”的刚性指标!
沈幽兰最终只得统统同意了所有单位要将她上报为“万元户”的打招呼和恳求。这一方面是归结于她的心地善良,不愿厚此薄彼;另一方面,她也有她自己的打算,想借助石主任的无息贷款,奋力一搏,让自己的小店走出眼看就要被别人挤倒的困境!
孤峰街上的精明人决不止 “高斯一撇”夫妇俩。他夫妻俩开店只是抢先走了一步,但他这一步却是个信号,是个提醒,使那些常年居住在校园或是就居住在校园周围一贯吃死食在这改革开放年代还是始终找不到挣钱门路的教师家属和街坊邻居们突然间就开了窍:“啊?原来做学生的生意也是能赚大钱的?”“于老师的家属不就是靠做学生生意赚了大钱而成了两个公社最大的一条‘鱼’吗!”“……”这样想着,他们就如“高斯一撇”夫妇俩一样,开头几天只是缩在家里交头接耳叽叽咕咕商量一阵,然后再到外面跑上几天,忽然一个早晨,他们就在学校的某个旮旯或是索性就在自家的墙壁上打开一个开店的窗口,开起了“校园商店”。你开我也开,中学老师开,小学老师也开;校园内开,校园外也开……一时间,校园商店就如《地道战》中要去干掉鬼子的那些平原游击队员,突然掀开了地道口的盖板,一个个迅猛、快捷、令人猝不及防地从地底下冒了出来!
有房子的能开校园商店,没有房子的照样也可以做着校园生意。他们可以提篮小卖,可以如旧时的货郎样挑担篾篓往校园门口一停,摆出学生欢喜吃的喝的玩的乐的……还有“板车商店”,“竹床商店”,这些“商店”比提篮小卖和货郎更显得稳固,他们不仅是按时来,到时走,来时还要在自己的摊位边撑起一把大大的黄色油布伞,不论风里雨里,他们都是岿然不动。孤峰中学的校门是个八字形,小摊小贩们倒也自觉,每天清早就很有秩序地将摊位按八字形摆开,十个八个摊位一摆,各自的黄伞一撑,远远看去,中学校园门口就很有古时帝王离宫出巡时那种轩昂的气势!除此,还有康乐棋,康乐球……
小贩们经营的品种全是针对学生的。孤峰街上的中小学生上千人,那可是个不小的消费市场。他们在生意中摸出了学生的特点,叫“小学生爱玩,初中生嘴馋,高中生捧着美人儿(画片)偷着看。”“小学生爱买的是刀枪棍棒弹子拉炮,中学生欢喜吃的喝的是干果瓜子软管饮料,女生喜欢的是秦汉李宗仁,男生喜欢的是林青霞翁美玲”……学生几乎被这些不断翻新、花钱繁多的吃食和玩具吸引得疯狂了,稍有时间,也不论衣袋里有钱无钱都得像蛱蝶样飞扑到那些摊点去,能买就买,买不起看一眼也很舒服!这时候,他们就不再去找心地善良性情温柔的沈师娘去聊天,也不再去听沈师娘说那些“咯个”、“昧个”慈软而动听的话语了!
沈幽兰毕竟是个自尊心、好胜心极强的女人,现在校园里的摊贩,乔小姣那爿小店,还有石拱桥头的黄玲香……他们的生意都是做得红红火火,而自己的生意却日见冷落,甚至已是门可罗雀!“在这改革开放的年代,如果不能乘势而上,那只怕别人都住上了楼上楼下,过上了电灯电话的好日子,而自己还在死死抱着‘小蟹打小洞’的想法,这迟早是要被这个时代给淘汰掉的!”想到这里,沈幽兰无论如何也不能静等下去,她要振作起来,争口气,要同孤峰街上那些生意人比试比试!
尽管沈幽兰是雄心勃勃,但终究是无钱进货,商架上的商品日渐减少,顾客更是少得厉害!
无钱逼倒英雄汉。
现在,石主任突然要无息贷款来扶持她这个小店,而且要把她这个小店打造成孤峰街上第一流商店,这真是久旱遇甘霖,叫她怎能不振奋不跃跃欲试哩!
当她晚上收捡好店里的事,关上店门,把那只盛货款的小木盒捧进房间,见丈夫坐在窗前桌边备课,就把石主任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于頫。
于頫思考了一会,想到石拱桥头那几个长舌妇议论的浮夸的事,就说:“现在形式化的东西太多了,还是不介人为好,免得日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正在兴致头上的沈幽兰听了很不高兴,就坐在床边,边理木盒中那几张少得可怜的货款,边说:“照你说,那我就该看着我们这小店被人家挤倒不成?”
于頫继续备课,说:“挤倒了又怎么样?反正我们是‘小蟹打小洞’,每天能赚两个钱补助一下就行了,同那些小摊小贩计较什么呢?”
又是一个“小蟹打小洞”!沈幽兰一听,火冒三丈,说:“亏得你还是个大男子汉,什么年代了,就知道‘小蟹打小洞’!别人都在想着奔小康,发大财了,你当老师的就不能想一想过好日子的事?”
“并非是我不想,但光想有什么用呢?” 于頫说着,两眼继续盯着教本,手在不停地写着。
沈幽兰更是生气,说:“你不想,我也不希罕你想,但我要把店开大些,你也别阻拦!”
于頫终于不再备课,放下手中钢笔,转身对着沈幽兰,说:“不是我阻拦你,我是说开大店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力,精力,还有……”
沈幽兰更加恼火,说:“人力、精力怎么啦?哦,原来你是担心我把店开大,会把你攀进来?你放心,我店开得再大,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教你的书,我决不会把你把牵扯到店里来!”
于頫知道妻子倔强脾气上来,尽说些赌气话,自己也不便与她争执,就放下身段,说着软和的话:“是这样,现在我正忙着学生高考,确实没有精力协助你搞扩大店面的事。就是要把店面扩大,也得等我把这届学生高考走后,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这事。好歹只有个把月时间了,你就暂缓一段时间吧。”
沈幽兰终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经丈夫这一说,也觉得在理上,就想:好事不在忙中取,考虑一段时间也好,找机会再多同丈夫商量商量,免得忙中出错。
信用社石主任走后,工商所杨所长、税务所左所长、派出所大老王、供销社洪麻子、废品收购站的二哥于殿,还有农机站、竹木站、粮站、食品站……等等等等部门,一齐找到沈幽兰小店来,有下指令的,有软硬兼施的,有先硬后软,有先软后硬,有一直苦苦哀求……不管哪种方式,目的只是一个:要优惠条件我们都可以给,但你沈幽兰这次无论如何也得为我们单位去顶一个“万元户”的刚性指标!
沈幽兰最终只得统统同意了所有单位要将她上报为“万元户”的打招呼和恳求。这一方面是归结于她的心地善良,不愿厚此薄彼;另一方面,她也有她自己的打算,想借助石主任的无息贷款,奋力一搏,让自己的小店走出眼看就要被别人挤倒的困境!
孤峰街上的精明人决不止 “高斯一撇”夫妇俩。他夫妻俩开店只是抢先走了一步,但他这一步却是个信号,是个提醒,使那些常年居住在校园或是就居住在校园周围一贯吃死食在这改革开放年代还是始终找不到挣钱门路的教师家属和街坊邻居们突然间就开了窍:“啊?原来做学生的生意也是能赚大钱的?”“于老师的家属不就是靠做学生生意赚了大钱而成了两个公社最大的一条‘鱼’吗!”“……”这样想着,他们就如“高斯一撇”夫妇俩一样,开头几天只是缩在家里交头接耳叽叽咕咕商量一阵,然后再到外面跑上几天,忽然一个早晨,他们就在学校的某个旮旯或是索性就在自家的墙壁上打开一个开店的窗口,开起了“校园商店”。你开我也开,中学老师开,小学老师也开;校园内开,校园外也开……一时间,校园商店就如《地道战》中要去干掉鬼子的那些平原游击队员,突然掀开了地道口的盖板,一个个迅猛、快捷、令人猝不及防地从地底下冒了出来!
有房子的能开校园商店,没有房子的照样也可以做着校园生意。他们可以提篮小卖,可以如旧时的货郎样挑担篾篓往校园门口一停,摆出学生欢喜吃的喝的玩的乐的……还有“板车商店”,“竹床商店”,这些“商店”比提篮小卖和货郎更显得稳固,他们不仅是按时来,到时走,来时还要在自己的摊位边撑起一把大大的黄色油布伞,不论风里雨里,他们都是岿然不动。孤峰中学的校门是个八字形,小摊小贩们倒也自觉,每天清早就很有秩序地将摊位按八字形摆开,十个八个摊位一摆,各自的黄伞一撑,远远看去,中学校园门口就很有古时帝王离宫出巡时那种轩昂的气势!除此,还有康乐棋,康乐球……
小贩们经营的品种全是针对学生的。孤峰街上的中小学生上千人,那可是个不小的消费市场。他们在生意中摸出了学生的特点,叫“小学生爱玩,初中生嘴馋,高中生捧着美人儿(画片)偷着看。”“小学生爱买的是刀枪棍棒弹子拉炮,中学生欢喜吃的喝的是干果瓜子软管饮料,女生喜欢的是秦汉李宗仁,男生喜欢的是林青霞翁美玲”……学生几乎被这些不断翻新、花钱繁多的吃食和玩具吸引得疯狂了,稍有时间,也不论衣袋里有钱无钱都得像蛱蝶样飞扑到那些摊点去,能买就买,买不起看一眼也很舒服!这时候,他们就不再去找心地善良性情温柔的沈师娘去聊天,也不再去听沈师娘说那些“咯个”、“昧个”慈软而动听的话语了!
沈幽兰毕竟是个自尊心、好胜心极强的女人,现在校园里的摊贩,乔小姣那爿小店,还有石拱桥头的黄玲香……他们的生意都是做得红红火火,而自己的生意却日见冷落,甚至已是门可罗雀!“在这改革开放的年代,如果不能乘势而上,那只怕别人都住上了楼上楼下,过上了电灯电话的好日子,而自己还在死死抱着‘小蟹打小洞’的想法,这迟早是要被这个时代给淘汰掉的!”想到这里,沈幽兰无论如何也不能静等下去,她要振作起来,争口气,要同孤峰街上那些生意人比试比试!
尽管沈幽兰是雄心勃勃,但终究是无钱进货,商架上的商品日渐减少,顾客更是少得厉害!
无钱逼倒英雄汉。
现在,石主任突然要无息贷款来扶持她这个小店,而且要把她这个小店打造成孤峰街上第一流商店,这真是久旱遇甘霖,叫她怎能不振奋不跃跃欲试哩!
当她晚上收捡好店里的事,关上店门,把那只盛货款的小木盒捧进房间,见丈夫坐在窗前桌边备课,就把石主任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于頫。
于頫思考了一会,想到石拱桥头那几个长舌妇议论的浮夸的事,就说:“现在形式化的东西太多了,还是不介人为好,免得日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正在兴致头上的沈幽兰听了很不高兴,就坐在床边,边理木盒中那几张少得可怜的货款,边说:“照你说,那我就该看着我们这小店被人家挤倒不成?”
于頫继续备课,说:“挤倒了又怎么样?反正我们是‘小蟹打小洞’,每天能赚两个钱补助一下就行了,同那些小摊小贩计较什么呢?”
又是一个“小蟹打小洞”!沈幽兰一听,火冒三丈,说:“亏得你还是个大男子汉,什么年代了,就知道‘小蟹打小洞’!别人都在想着奔小康,发大财了,你当老师的就不能想一想过好日子的事?”
“并非是我不想,但光想有什么用呢?” 于頫说着,两眼继续盯着教本,手在不停地写着。
沈幽兰更是生气,说:“你不想,我也不希罕你想,但我要把店开大些,你也别阻拦!”
于頫终于不再备课,放下手中钢笔,转身对着沈幽兰,说:“不是我阻拦你,我是说开大店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力,精力,还有……”
沈幽兰更加恼火,说:“人力、精力怎么啦?哦,原来你是担心我把店开大,会把你攀进来?你放心,我店开得再大,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教你的书,我决不会把你把牵扯到店里来!”
于頫知道妻子倔强脾气上来,尽说些赌气话,自己也不便与她争执,就放下身段,说着软和的话:“是这样,现在我正忙着学生高考,确实没有精力协助你搞扩大店面的事。就是要把店面扩大,也得等我把这届学生高考走后,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这事。好歹只有个把月时间了,你就暂缓一段时间吧。”
沈幽兰终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经丈夫这一说,也觉得在理上,就想:好事不在忙中取,考虑一段时间也好,找机会再多同丈夫商量商量,免得忙中出错。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