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小说
师娘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6、手表的惊恐
前面说过,孤峰山区的每一条山道、每一道山溪,都是那只沉浸在大山深处盆地中央孤峰铺这只“大章鱼”的一条条巨大而绵长的触须。而孤峰街东面那一黄一白始终纠缠在一处或聚或散或散或聚的两条“触须”,就更有一番别样的气概:终年不竭的山溪经孤峰东山麓水库,穿越孤峰街的石拱桥,出得街东,就如白练一条,洋洋洒洒,曲曲折折,绕山出谷,奔流不息……有溪必有路,路随山势绕,溪依路奔流,路缠溪,溪缠路,缱缱绻绻,直抵十五里外的弋河……大自然的路无须人工的护养,它有大自然用黄砂将路面铺就,有山雨将路面洗洁;无论是如磨如磐的巨石,还是如拳似瘤的鹅卵,大自然都不会让它占据路面,都将它推放到那奔流的山溪中,让溪水去冲涮,让溪水冲涮得它时时绽放着洁白的山花!山里的路好走,晴天无扬尘,雨天无泥泞;踩上去,沙沙有响声,提脚跟,绵软有弹性……山水到来季节,就不见了这如缎如练一黄一白两根“触须”的温柔与幽美,就突然变得狂傲起来,狂傲得就如两支遒劲的巨笔在大山深处放荡不羁地一阵狂草,就狂草得势如破竹,一泻千里……
弋河镇是水码头,索有“买不到的东西到弋河去买,卖不掉的东西到弋河去卖”的说法,它是孤峰铺离山外最近的一个大镇。孤峰的竹木柴炭大都是运到那里去卖。往日卖竹木柴炭全靠肩挑背驮,中途累了乏了,挑担人就歇下肩,到山溪里抄起溪水洗洗头,凉爽凉爽,再掬起一捧捧溪水灌进嘴里,咕噜噜嗽个口,再喝个半饱,再赶路。现今已有了新的运输工具,山货多的,就出些钱,喊挂拖拉机,货放车斗里,人站机手旁,机走人也走,半个时辰就到了弋河边。如果山货少,家里又有自行车的,就人坐车前,货架车后,骑着它行驶在这山路上,两旁是青山流动,路下是溪水淙淙,脚旁车辐闪烁,手中玲声叮当,既是出外卖山货,又是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十分惬意!
沈幽兰不会骑车。这天早上四点钟,她就起了床,洗嗽完,带上头天晚上准备好的两只编织袋和一根竹扁担,顺着山路向弋河镇走去。
到弋河批发货,她是第一次,连批发部的门是朝东朝西,她都不清楚。“这次只能是‘卖纱帽’了!”她边走边想。其实,对于不知批发部在哪里,她并不着急,因为“路在嘴边”,只要自己嘴放甜些勤利些,多问几个人,批发部一定是能找到的!
她急的是时间。时间她是计算过的,孤峰到弋河,来回三十里,按她走路的速度,至少得三个小时。她听洪涧铺盛茂财那个老生意人说,弋河的货都是直接从江城经水路运上来的,水路近,运力低,所以弋河批发出来的东西远比孤峰铺、洪涧铺供销社批发价格便宜得多。沈幽兰也想利用这次批手表的机会,顺便批些小百杂货带回去。这样一算,来回需要大半天时间。大半天能赶到家是没事的,因为于頫这天带文科班的老师下乡去家访,要把那些有望考取大学而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动员到学校来住校。临走时,她叮嘱丈夫在下乡前一定得从店里拿盒饼干给丹丹,将丹丹反锁在家里,饿了就吃些饼干;但时间长了就不行,反锁在家里的丹丹吃完饼干不仅会饿肚子,更是会想妈妈的!
她想搭乘一辆拖拉机。但没有。
大山里的天亮本来就比山外来得迟,十月清晨四点多钟,东边山峰的上空,还丝毫不见黎明的亮光。天顶上,几颗晨星寥阔高远,半轮下弦月牙孤零零地戳在西边孤峰山顶上。天没亮,高山的雾气已生起,遮得星辰芽月若隐若现。在沈幽兰的印象中,这条有溪有路有水田有山地有村落的山谷,是宽敞的,但这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她已不觉得是走在一条宽阔的山道上,而是拚命在向一条狭窄幽暗的山缝里挤钻,而且这道山缝一直是垂斜着向山底下伸延,酷如一直在向一个万丈深渊里推进,她此时的感觉正是沿着这条垂斜的深不见头的山缝向那深渊一步步走去……
这样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东方开始露出晨曦,前面下沉的山路已逐渐在抬升、拉平……渐渐恢复了它本有的面貌。刚才还是铁幕一般死样沉寂的大山,又现出它原来的多姿多彩:那如绿缎般轻轻飘柔的竹海;那火红如从遥远处传来沙沙天籁的桠枫;第一个亮开歌喉的山雀;最早飞出山林直搏苍穹的山鹰;白鹤在山间盘旋,就如一个即将远行的故人,眷恋着在山间百回千转;还有那条欢腾的泛着白色山花的孤溪……
沈幽兰内心的紧张没有了,她的步伐又显得轻盈起来。这时,她的背窝里早已是汗水津津,走着走着,就不时将手伸进背后,挠一挠那湿透紧帖在身上的内衣。她想起,再绕过两个山嘴,就到了乌龙坑,就到了“老姐姐”住的那个山村。“是呀,老姐姐这段时间怎么不到学校去了?”她想。
这时,身后传来拖拉机马达的轰鸣声,整个山谷都是马达的轰鸣声,整个大山都在马达声中震荡。她心中一喜,本能地回头看了一眼,就见那拖拉机的车斗里站满着男男女女,拥挤不堪!于是,她就取消要达乘这台拖拉机的念头。“那么多人挤一块,多不好!”她想。她是从来不欢喜同男女挤夹在一起的,她怕那样男人会起邪念。
“这不是孤峰街上的小沈吗?到哪去?快上来,搭一程。”车斗上一个男人大声叫喊她。
沈幽兰看了一眼,就认出那男人正是洪涧铺的老生意人盛茂财。
“快上来呀,还犹豫干嘛?瞧你,头毛林里都冒热气了!你起得真早。”盛茂财叫停了拖拉机。
“你也是去长街吗?”上车后,盛茂财又问。
“不是,就到弋河。”沈幽兰把扁担口袋放到车斗里,自己蹲着,两手紧紧抓住车斗边沿。
“到弋河批货啊?”盛茂财背靠着机斗前的铁栏杆,一双商人的能看穿一切秘密的小眼睛盯着沈幽兰那在机斗上颤动的胸前。
“噢,不,是去看看。”
“嗨!弋河的货有什么好看的?它能比孤峰、洪涧便宜多少?长街的货才是真正便宜呢。自古以来,江城十里长街的百货都是出名的便宜,做生意,要赚钱,进货就得去长街!在本地方批发能捞个两三分的利润,那到长街去批起码也得高出个三五倍!你在本地批货,那还不是为他们供销社帮忙!”盛茂则说得摇头晃脑,唾沫飞溅。
可能是遇到了土坑,机身剧烈地颠簸了一下,车斗里的人猛地倾向一边,吓得都“呀”地惊叫起来。盛茂财要不是反映快,及时抓住栏杆,准被甩到车外。
一场虚惊。
盛茂财说的话,沈幽兰都明白。她也计算过,在本地方进货,卖一千枝铅笔,只能赚六毛钱;一盒香烟平均能赚四五分钱……她也听说过长街批发利润很高,她也想去那里进货,把自己生意做大,趁这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多赚些钱,也能风风光光成个“万元户”!但她很快又取消了这个念头,不敢去长街那里批货,不敢把生意做大。她知道生意做大,是需要时间,需要人手,需要精力!她没有这些条件。生意做大了,势必要把丈夫攀进去,把他攀进去了,势必会影响教学工作。“他正带着‘文科班’呢,怎能分散他的精力?”这样想着,就不得不劝慰自己:“现在到街上来,主要还不是为着发财,关键是调养好身体,使一家人平平安安生活在一起;生意上还是小蟹打小洞吧,至于发财成‘万元户’的事,往后还有机会哩!”因此,她已少了发大财的雄心,也没有了发大财的野心,更没有发大财的贪心!
“怎么样?今天就跟我们一道去长街。不要害怕,葫芦是吊大的,胆量是练大的!跟我们走一趟吧。”一场虚惊过后,盛茂财的话又多了起来。
沈幽兰说过不去之后,就想起一件事,问:“盛大哥,听说长街上能买到粮票,是吗?”那时开店进食品是要凭粮票的。
“粮票?哈哈,长街别说粮票,就是人票也能买得到呀!”盛茂财又是一阵阴阳怪气地讪笑。
一个女生意人就朝盛茂财胸前捅了一拳,说:“你姓盛的,就会鬼扯,还有卖人票的?”
盛茂财怕重蹈覆辙,两手紧紧抓住车前栏杆,又唾星四溅地说起解放前到长街“大花园”妓院去嫖娼的宗宗规矩和轶闻趣事……
谈笑中,拖拉机开出了大山,抵达了弋河。弋河对岸就是古老的弋河镇以及弋河镇东边一望无垠的圩乡——一个与孤峰大山区迥然两样的天地!
盛茂财几个跳下拖拉机,付过车钱,改乘弋河的机帆船下江城去了。沈幽兰上渡船过了弋河,也匆匆去街上打听弋河镇的商品批发部。
八十年代初期,商业刚刚开放,个体经营者数量不断增加,商业批发部门,再也不是往日那僵死的商品仅在内部几家供消社调进调出的单调工作,而是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面孔陌生的批发商贩,业务人员也有了生气,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
当沈幽兰好不容易问到了弋河批发部,说要批发手表的时候,批发部里几个年轻人以为是来了笔大生意,都热情忙乎起来。一个长得英俊别人都喊他“尹股长”的年轻人,对一个刚生出些毛茸茸胡茬的青年人说:“小潘,泡杯茶。”就顺手从相邻的办公桌边拖过一把木椅,为沈幽兰让坐。
前面说过,孤峰山区的每一条山道、每一道山溪,都是那只沉浸在大山深处盆地中央孤峰铺这只“大章鱼”的一条条巨大而绵长的触须。而孤峰街东面那一黄一白始终纠缠在一处或聚或散或散或聚的两条“触须”,就更有一番别样的气概:终年不竭的山溪经孤峰东山麓水库,穿越孤峰街的石拱桥,出得街东,就如白练一条,洋洋洒洒,曲曲折折,绕山出谷,奔流不息……有溪必有路,路随山势绕,溪依路奔流,路缠溪,溪缠路,缱缱绻绻,直抵十五里外的弋河……大自然的路无须人工的护养,它有大自然用黄砂将路面铺就,有山雨将路面洗洁;无论是如磨如磐的巨石,还是如拳似瘤的鹅卵,大自然都不会让它占据路面,都将它推放到那奔流的山溪中,让溪水去冲涮,让溪水冲涮得它时时绽放着洁白的山花!山里的路好走,晴天无扬尘,雨天无泥泞;踩上去,沙沙有响声,提脚跟,绵软有弹性……山水到来季节,就不见了这如缎如练一黄一白两根“触须”的温柔与幽美,就突然变得狂傲起来,狂傲得就如两支遒劲的巨笔在大山深处放荡不羁地一阵狂草,就狂草得势如破竹,一泻千里……
弋河镇是水码头,索有“买不到的东西到弋河去买,卖不掉的东西到弋河去卖”的说法,它是孤峰铺离山外最近的一个大镇。孤峰的竹木柴炭大都是运到那里去卖。往日卖竹木柴炭全靠肩挑背驮,中途累了乏了,挑担人就歇下肩,到山溪里抄起溪水洗洗头,凉爽凉爽,再掬起一捧捧溪水灌进嘴里,咕噜噜嗽个口,再喝个半饱,再赶路。现今已有了新的运输工具,山货多的,就出些钱,喊挂拖拉机,货放车斗里,人站机手旁,机走人也走,半个时辰就到了弋河边。如果山货少,家里又有自行车的,就人坐车前,货架车后,骑着它行驶在这山路上,两旁是青山流动,路下是溪水淙淙,脚旁车辐闪烁,手中玲声叮当,既是出外卖山货,又是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十分惬意!
沈幽兰不会骑车。这天早上四点钟,她就起了床,洗嗽完,带上头天晚上准备好的两只编织袋和一根竹扁担,顺着山路向弋河镇走去。
到弋河批发货,她是第一次,连批发部的门是朝东朝西,她都不清楚。“这次只能是‘卖纱帽’了!”她边走边想。其实,对于不知批发部在哪里,她并不着急,因为“路在嘴边”,只要自己嘴放甜些勤利些,多问几个人,批发部一定是能找到的!
她急的是时间。时间她是计算过的,孤峰到弋河,来回三十里,按她走路的速度,至少得三个小时。她听洪涧铺盛茂财那个老生意人说,弋河的货都是直接从江城经水路运上来的,水路近,运力低,所以弋河批发出来的东西远比孤峰铺、洪涧铺供销社批发价格便宜得多。沈幽兰也想利用这次批手表的机会,顺便批些小百杂货带回去。这样一算,来回需要大半天时间。大半天能赶到家是没事的,因为于頫这天带文科班的老师下乡去家访,要把那些有望考取大学而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动员到学校来住校。临走时,她叮嘱丈夫在下乡前一定得从店里拿盒饼干给丹丹,将丹丹反锁在家里,饿了就吃些饼干;但时间长了就不行,反锁在家里的丹丹吃完饼干不仅会饿肚子,更是会想妈妈的!
她想搭乘一辆拖拉机。但没有。
大山里的天亮本来就比山外来得迟,十月清晨四点多钟,东边山峰的上空,还丝毫不见黎明的亮光。天顶上,几颗晨星寥阔高远,半轮下弦月牙孤零零地戳在西边孤峰山顶上。天没亮,高山的雾气已生起,遮得星辰芽月若隐若现。在沈幽兰的印象中,这条有溪有路有水田有山地有村落的山谷,是宽敞的,但这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她已不觉得是走在一条宽阔的山道上,而是拚命在向一条狭窄幽暗的山缝里挤钻,而且这道山缝一直是垂斜着向山底下伸延,酷如一直在向一个万丈深渊里推进,她此时的感觉正是沿着这条垂斜的深不见头的山缝向那深渊一步步走去……
这样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东方开始露出晨曦,前面下沉的山路已逐渐在抬升、拉平……渐渐恢复了它本有的面貌。刚才还是铁幕一般死样沉寂的大山,又现出它原来的多姿多彩:那如绿缎般轻轻飘柔的竹海;那火红如从遥远处传来沙沙天籁的桠枫;第一个亮开歌喉的山雀;最早飞出山林直搏苍穹的山鹰;白鹤在山间盘旋,就如一个即将远行的故人,眷恋着在山间百回千转;还有那条欢腾的泛着白色山花的孤溪……
沈幽兰内心的紧张没有了,她的步伐又显得轻盈起来。这时,她的背窝里早已是汗水津津,走着走着,就不时将手伸进背后,挠一挠那湿透紧帖在身上的内衣。她想起,再绕过两个山嘴,就到了乌龙坑,就到了“老姐姐”住的那个山村。“是呀,老姐姐这段时间怎么不到学校去了?”她想。
这时,身后传来拖拉机马达的轰鸣声,整个山谷都是马达的轰鸣声,整个大山都在马达声中震荡。她心中一喜,本能地回头看了一眼,就见那拖拉机的车斗里站满着男男女女,拥挤不堪!于是,她就取消要达乘这台拖拉机的念头。“那么多人挤一块,多不好!”她想。她是从来不欢喜同男女挤夹在一起的,她怕那样男人会起邪念。
“这不是孤峰街上的小沈吗?到哪去?快上来,搭一程。”车斗上一个男人大声叫喊她。
沈幽兰看了一眼,就认出那男人正是洪涧铺的老生意人盛茂财。
“快上来呀,还犹豫干嘛?瞧你,头毛林里都冒热气了!你起得真早。”盛茂财叫停了拖拉机。
“你也是去长街吗?”上车后,盛茂财又问。
“不是,就到弋河。”沈幽兰把扁担口袋放到车斗里,自己蹲着,两手紧紧抓住车斗边沿。
“到弋河批货啊?”盛茂财背靠着机斗前的铁栏杆,一双商人的能看穿一切秘密的小眼睛盯着沈幽兰那在机斗上颤动的胸前。
“噢,不,是去看看。”
“嗨!弋河的货有什么好看的?它能比孤峰、洪涧便宜多少?长街的货才是真正便宜呢。自古以来,江城十里长街的百货都是出名的便宜,做生意,要赚钱,进货就得去长街!在本地方批发能捞个两三分的利润,那到长街去批起码也得高出个三五倍!你在本地批货,那还不是为他们供销社帮忙!”盛茂则说得摇头晃脑,唾沫飞溅。
可能是遇到了土坑,机身剧烈地颠簸了一下,车斗里的人猛地倾向一边,吓得都“呀”地惊叫起来。盛茂财要不是反映快,及时抓住栏杆,准被甩到车外。
一场虚惊。
盛茂财说的话,沈幽兰都明白。她也计算过,在本地方进货,卖一千枝铅笔,只能赚六毛钱;一盒香烟平均能赚四五分钱……她也听说过长街批发利润很高,她也想去那里进货,把自己生意做大,趁这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多赚些钱,也能风风光光成个“万元户”!但她很快又取消了这个念头,不敢去长街那里批货,不敢把生意做大。她知道生意做大,是需要时间,需要人手,需要精力!她没有这些条件。生意做大了,势必要把丈夫攀进去,把他攀进去了,势必会影响教学工作。“他正带着‘文科班’呢,怎能分散他的精力?”这样想着,就不得不劝慰自己:“现在到街上来,主要还不是为着发财,关键是调养好身体,使一家人平平安安生活在一起;生意上还是小蟹打小洞吧,至于发财成‘万元户’的事,往后还有机会哩!”因此,她已少了发大财的雄心,也没有了发大财的野心,更没有发大财的贪心!
“怎么样?今天就跟我们一道去长街。不要害怕,葫芦是吊大的,胆量是练大的!跟我们走一趟吧。”一场虚惊过后,盛茂财的话又多了起来。
沈幽兰说过不去之后,就想起一件事,问:“盛大哥,听说长街上能买到粮票,是吗?”那时开店进食品是要凭粮票的。
“粮票?哈哈,长街别说粮票,就是人票也能买得到呀!”盛茂财又是一阵阴阳怪气地讪笑。
一个女生意人就朝盛茂财胸前捅了一拳,说:“你姓盛的,就会鬼扯,还有卖人票的?”
盛茂财怕重蹈覆辙,两手紧紧抓住车前栏杆,又唾星四溅地说起解放前到长街“大花园”妓院去嫖娼的宗宗规矩和轶闻趣事……
谈笑中,拖拉机开出了大山,抵达了弋河。弋河对岸就是古老的弋河镇以及弋河镇东边一望无垠的圩乡——一个与孤峰大山区迥然两样的天地!
盛茂财几个跳下拖拉机,付过车钱,改乘弋河的机帆船下江城去了。沈幽兰上渡船过了弋河,也匆匆去街上打听弋河镇的商品批发部。
八十年代初期,商业刚刚开放,个体经营者数量不断增加,商业批发部门,再也不是往日那僵死的商品仅在内部几家供消社调进调出的单调工作,而是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面孔陌生的批发商贩,业务人员也有了生气,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
当沈幽兰好不容易问到了弋河批发部,说要批发手表的时候,批发部里几个年轻人以为是来了笔大生意,都热情忙乎起来。一个长得英俊别人都喊他“尹股长”的年轻人,对一个刚生出些毛茸茸胡茬的青年人说:“小潘,泡杯茶。”就顺手从相邻的办公桌边拖过一把木椅,为沈幽兰让坐。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