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小说
师娘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9、“高斯一撇”
应立钊最忌讳别人说他是“小老师”!他觉得一个人接受了在别人看来是不好的工作,就等于说他这个接受者是最无能的,或者就意味领导对他不是存在偏见就是对他的小觑!当学校第一次征求他担任文科班数学教学意见时,他大脑的第一反映是:学校是小瞧他了,是忘了他在大学生时代曾是数学领域里的高材生,是“高斯一撇”!就一口回绝了。后来是经过反复盘算,才觉得这个所谓的“文科班”,实际就是升学无望的“甩班”,教这个“甩班”的课,没有升学的压力,虽然在外面名声不好听,但自己倒也落个轻松自在。在犹豫彷徨整整一天还是没个主张时,就征求乔小姣的意见。乔小姣一听,高兴地一拍小巴掌,说:“就教‘甩班’好!教‘甩班’能边教边歇,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做家务。我可是早就说过,结婚后,你可别指望我做家务噢!”应立钊这才坚定了信心,赶到教务处,找主任把“甩班”的数学课接了下来。
现在连乔小姣也骂他是“‘甩班’的小老师”,可见,在别人的心目中,自己在中学、在社会上能是个什么地位!就想到当初考大学时,他一心是要考理工大学的,无奈录取时,临时被人换走了他的推荐表,将他送到了当时认为最无出息的师范大学。人人都说他是明珠暗投,他也只得长叹人生多舛,将就着走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行列。终究是壮志未酬,一个小小的大山里的中学教师怎能了却他当年的宏愿!他也曾想东山再起,重考大学,在数学王国崭露头角!无奈当初“铁饭碗”的巨大磁力吸引得他左右徘徊,进退不是;随着日后由于年龄、工作、婚姻……等等烦恼的干扰,不得不日见消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是从一个锐角磨成了直角,再由直角磨成钝角了!工作不求上进,但图得过且过。
现在连一个农村小姑娘也笑话他是个“小老师”,叫他怎能不怒火中烧愤怒不已!“难道我这个‘高斯一撇’,就这样被人瞧不起吗?”他想着,就懊躁得两手冰冷,浑身打颤,木鸡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乔小姣见他那副发傻的样子,也有了几分紧张,就放轻了语气,问:“你怎么啦?”
不问则可,这一问更激起应立钊火冒三丈,就瞪着充满血丝的双眼,逼视着对方,满口唾星,厉声吼道:“怎么啦?你说怎么啦?唏,别人瞧不起我,你也瞧不起?唏,你要觉得我没用,你就给我滚!滚!我就不信,孤老不是人当的……”他红涨着脸,咬牙切齿,一步步向小姣面前逼进……
就在这时,于頫走了进来。
已冲到堂前的乔小姣就像一只从狼爪下逃出的小羊羔,缩成一团躲藏在于頫身后,一边惊恐地嚷道:“快!快救救我!他疯了,他要吃人!他要吃人!”
于頫急忙以身体掩护住乔小娇,问跟着追出的应立钊:“这是为什么?好端端的,马上就要办大事了,怎么突然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吵着闹着,这像什么话呢?还把眼睛瞪那么大干什么?多难看呀。”
于頫见中午的饭菜还在桌上,知道他俩都没有吃饭,就端起一碗少的,像哄小孩样对哭泣着的乔小姣说:“你先吃饭,吃过还要上班去。”
乔小姣扭了几下身子,还是接过了饭碗;但她并不吃,重新放回桌上,进房拿出元宝包,扭成个团捏在手心,一闪身,出门上班走了。
于頫追着喊了几声,见她不回头,只得回来对应立钊说:“应老师,你下午一要送些东西给小乔吃。不吃饭怎么能工作?”
见乔小姣真的走了,应立钊也没有了威风,就像个泄气的皮球,一下瘫软得蔫头搭脑站在那里。
“小乔是个很好的姑娘,每天上班下班,也是够辛苦的,你怎么能冲她发脾气呢?” 于頫是沈幽兰责怪的“家懒外勤、外面事情不累人”的那种人,这种责怪是正确的,他对身边的同事特别殷勤,见应立钊像根挪了根缺了水晒蔫了叶的葵花杆立在那里,就一边端椅一边劝解道:“多大的事呀?像是要把人家吞下去的样子。多难看呀!”见应立钊已坐下,于頫又劝道:“我进来的时候,你知道你的脸色多难看啦!幸亏小乔是个好姑娘,要是调皮的,一赌气跑走了,看你怎么办?真是想当孤老吗?”
应立钊嘴软了,嘟哝着说:“别人看不起我,连她也看不起我……说我是‘甩班’的小老师……我真不懂,我哪一点比别人差?就凭我……”
不容应立钊说完,于頫就接过话说:“是啊,就凭你的数学功底,在孤峰中学,哪个能超过你呀?都说你是‘高斯一撇’,这是公认的!” 于頫丝毫没有揶揄的意思,全是发自肺腑。
应立钊相信于頫说的是真心话。他把他的话当成了资本,更是显得愤愤不平,他把自己的怀才不遇与社会上的事又扯连到了一起,说:“那些当干部的有什么本事,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要是这阳光照到我头上,发一张带大印的纸给我,我保险也能当县长、书记!他当县长、书记的,有什么本事,敢来当我们这些小老师吗?”
于頫当然已是不止一次地听他发过这样的牢骚,就有点烦,但又不便在这个时候同他辩论,就一笑了之。
“‘黑心狼’,我知道你比我聪明,但你也别给我吃‘空心包子’,说真的,这一次要不是你拼死拼活盯着,我怎么也不会带你这个‘甩班’的数学课,为带你这班课,把我的名声搞得一钱不值了!”应立钊此时的心情已平和下来,就把自己刚才受到的莫大的委曲一起归咎于于頫,归咎于于頫那个“文科班”!
于頫承认“文科班”一时管理困难,但不承认带“文科班”就会把老师的名誉搞得一钱不值!他笑着反驳道:“应老师,据我了解,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大部分老师都感觉文科班的学生是有进步的,他们对教好这个班级很有信心嘞!” 于頫觉得对应老师这样的人谈工作,不宜细针密线、过多的绕弯子。他首先来个封堵的办法。
这个办法很凑效。应立钊连忙辩解说:“我、我虽然没有他们的信心大,但我对班上几个尖子学生是一直抓着没放松的!不信,你去看那几个学生的作业,我哪一次也没有少给他们布置。现在我们都别吹牛,等到高考成绩出来,我们再看哪个学科考的成绩好!”
这话都是应立钊说烂了的,于頫听了极不顺耳,就直来直去一针见血地说:“单抓几个尖子生怎么能代表老师的教学水平呢?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百步之内定有佳木;我们乡下也有一句话,叫村村有好汉,处处有能人……几十人的班级,成绩再差,也会有一两个成绩好的学生。如果当老师的,单一把目光就盯在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身上,那还不能证明你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换言之,成绩好的学生放在哪位老师面前,都能出好成绩的。你说是吗?”
应立钊一阵脸红,右嘴角又抽动了几下,但他仍不服输,说:“唏,我有什么办法呢?说来说去,你班上不就那么两三个学生成绩好一点。班长明光华、吕贞子,还有那个王益年——哈哈,别人都喊他‘玩一年’,虽说他有点基础,但他好旷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耐性……”
“不错,正是因为他们文化课基础差,学校这才采取了措施,分了个文科班。基础这样差的班级,要指望他们统统考上大学,事实是不可能的。哎,应老师,有水喝吗?给我来一杯。”应立钊倒来开水,于頫继续说:“我这次来,就是想找你谈谈文科班的事情。上次班上的学生同你闹了点矛盾,我分别把他们喊去谈了,批评了他们,我想了解一下,不知陈少彪他们现在上课是否有了进步?”
应立钊想了想,说:“凭良心说,现在好多了,确实好多了。”
于頫很高兴,就说:“应老师,我今天来,也是向你道歉的。那天班上闹矛盾,你派班长喊我,我没去,那是因为:一,相信你会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二、我真的去了,反而对你不利。不知你当时是否意识到这些?”
应立钊又是一阵点头,说:“唏,事后我也想了,你当时不去是对的。”
于頫喝了口水,扶了一下眼镜架,又说:“应老师,为着文科班的事,我也想对你提个小小建议,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见对方不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他,就接着说:“我们当老师教学生,眼睛不能只是盯在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是要面对全体,尤其像我们这个文科班,眼光更是要盯住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哎,你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我不是要你在一年半载内就把我们文科班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搞上去,而是希望你能同这些学生多接触,多交谈。我的体会是,学生的学习有差异,但学生的感情世界是同样丰富的,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于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的感情世界更为丰富!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届学生教下宋,能送走几个大学生当然是光荣,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是能送走几个大学生,而且.又能同这一届几十学生个个都从感情上深深结下牢不可破的友谊,那不比单纯送走几个大学生更有价值!应老师,你说呢?”
一向能说会道的应老师今天显得有些木纳。听于頫这么一说,只得咧嘴一笑,说:“唏,反正我听你‘黑心狼’的,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干。”
门外传来斧刨的响声。吃饭归来的木工又开始在走廊为应立钊老师打家具了。
于頫忽然想起一件事,就问:“办大事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还需要添些什么?”
应立钊最忌讳别人说他是“小老师”!他觉得一个人接受了在别人看来是不好的工作,就等于说他这个接受者是最无能的,或者就意味领导对他不是存在偏见就是对他的小觑!当学校第一次征求他担任文科班数学教学意见时,他大脑的第一反映是:学校是小瞧他了,是忘了他在大学生时代曾是数学领域里的高材生,是“高斯一撇”!就一口回绝了。后来是经过反复盘算,才觉得这个所谓的“文科班”,实际就是升学无望的“甩班”,教这个“甩班”的课,没有升学的压力,虽然在外面名声不好听,但自己倒也落个轻松自在。在犹豫彷徨整整一天还是没个主张时,就征求乔小姣的意见。乔小姣一听,高兴地一拍小巴掌,说:“就教‘甩班’好!教‘甩班’能边教边歇,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做家务。我可是早就说过,结婚后,你可别指望我做家务噢!”应立钊这才坚定了信心,赶到教务处,找主任把“甩班”的数学课接了下来。
现在连乔小姣也骂他是“‘甩班’的小老师”,可见,在别人的心目中,自己在中学、在社会上能是个什么地位!就想到当初考大学时,他一心是要考理工大学的,无奈录取时,临时被人换走了他的推荐表,将他送到了当时认为最无出息的师范大学。人人都说他是明珠暗投,他也只得长叹人生多舛,将就着走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行列。终究是壮志未酬,一个小小的大山里的中学教师怎能了却他当年的宏愿!他也曾想东山再起,重考大学,在数学王国崭露头角!无奈当初“铁饭碗”的巨大磁力吸引得他左右徘徊,进退不是;随着日后由于年龄、工作、婚姻……等等烦恼的干扰,不得不日见消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是从一个锐角磨成了直角,再由直角磨成钝角了!工作不求上进,但图得过且过。
现在连一个农村小姑娘也笑话他是个“小老师”,叫他怎能不怒火中烧愤怒不已!“难道我这个‘高斯一撇’,就这样被人瞧不起吗?”他想着,就懊躁得两手冰冷,浑身打颤,木鸡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乔小姣见他那副发傻的样子,也有了几分紧张,就放轻了语气,问:“你怎么啦?”
不问则可,这一问更激起应立钊火冒三丈,就瞪着充满血丝的双眼,逼视着对方,满口唾星,厉声吼道:“怎么啦?你说怎么啦?唏,别人瞧不起我,你也瞧不起?唏,你要觉得我没用,你就给我滚!滚!我就不信,孤老不是人当的……”他红涨着脸,咬牙切齿,一步步向小姣面前逼进……
就在这时,于頫走了进来。
已冲到堂前的乔小姣就像一只从狼爪下逃出的小羊羔,缩成一团躲藏在于頫身后,一边惊恐地嚷道:“快!快救救我!他疯了,他要吃人!他要吃人!”
于頫急忙以身体掩护住乔小娇,问跟着追出的应立钊:“这是为什么?好端端的,马上就要办大事了,怎么突然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吵着闹着,这像什么话呢?还把眼睛瞪那么大干什么?多难看呀。”
于頫见中午的饭菜还在桌上,知道他俩都没有吃饭,就端起一碗少的,像哄小孩样对哭泣着的乔小姣说:“你先吃饭,吃过还要上班去。”
乔小姣扭了几下身子,还是接过了饭碗;但她并不吃,重新放回桌上,进房拿出元宝包,扭成个团捏在手心,一闪身,出门上班走了。
于頫追着喊了几声,见她不回头,只得回来对应立钊说:“应老师,你下午一要送些东西给小乔吃。不吃饭怎么能工作?”
见乔小姣真的走了,应立钊也没有了威风,就像个泄气的皮球,一下瘫软得蔫头搭脑站在那里。
“小乔是个很好的姑娘,每天上班下班,也是够辛苦的,你怎么能冲她发脾气呢?” 于頫是沈幽兰责怪的“家懒外勤、外面事情不累人”的那种人,这种责怪是正确的,他对身边的同事特别殷勤,见应立钊像根挪了根缺了水晒蔫了叶的葵花杆立在那里,就一边端椅一边劝解道:“多大的事呀?像是要把人家吞下去的样子。多难看呀!”见应立钊已坐下,于頫又劝道:“我进来的时候,你知道你的脸色多难看啦!幸亏小乔是个好姑娘,要是调皮的,一赌气跑走了,看你怎么办?真是想当孤老吗?”
应立钊嘴软了,嘟哝着说:“别人看不起我,连她也看不起我……说我是‘甩班’的小老师……我真不懂,我哪一点比别人差?就凭我……”
不容应立钊说完,于頫就接过话说:“是啊,就凭你的数学功底,在孤峰中学,哪个能超过你呀?都说你是‘高斯一撇’,这是公认的!” 于頫丝毫没有揶揄的意思,全是发自肺腑。
应立钊相信于頫说的是真心话。他把他的话当成了资本,更是显得愤愤不平,他把自己的怀才不遇与社会上的事又扯连到了一起,说:“那些当干部的有什么本事,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要是这阳光照到我头上,发一张带大印的纸给我,我保险也能当县长、书记!他当县长、书记的,有什么本事,敢来当我们这些小老师吗?”
于頫当然已是不止一次地听他发过这样的牢骚,就有点烦,但又不便在这个时候同他辩论,就一笑了之。
“‘黑心狼’,我知道你比我聪明,但你也别给我吃‘空心包子’,说真的,这一次要不是你拼死拼活盯着,我怎么也不会带你这个‘甩班’的数学课,为带你这班课,把我的名声搞得一钱不值了!”应立钊此时的心情已平和下来,就把自己刚才受到的莫大的委曲一起归咎于于頫,归咎于于頫那个“文科班”!
于頫承认“文科班”一时管理困难,但不承认带“文科班”就会把老师的名誉搞得一钱不值!他笑着反驳道:“应老师,据我了解,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大部分老师都感觉文科班的学生是有进步的,他们对教好这个班级很有信心嘞!” 于頫觉得对应老师这样的人谈工作,不宜细针密线、过多的绕弯子。他首先来个封堵的办法。
这个办法很凑效。应立钊连忙辩解说:“我、我虽然没有他们的信心大,但我对班上几个尖子学生是一直抓着没放松的!不信,你去看那几个学生的作业,我哪一次也没有少给他们布置。现在我们都别吹牛,等到高考成绩出来,我们再看哪个学科考的成绩好!”
这话都是应立钊说烂了的,于頫听了极不顺耳,就直来直去一针见血地说:“单抓几个尖子生怎么能代表老师的教学水平呢?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百步之内定有佳木;我们乡下也有一句话,叫村村有好汉,处处有能人……几十人的班级,成绩再差,也会有一两个成绩好的学生。如果当老师的,单一把目光就盯在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身上,那还不能证明你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换言之,成绩好的学生放在哪位老师面前,都能出好成绩的。你说是吗?”
应立钊一阵脸红,右嘴角又抽动了几下,但他仍不服输,说:“唏,我有什么办法呢?说来说去,你班上不就那么两三个学生成绩好一点。班长明光华、吕贞子,还有那个王益年——哈哈,别人都喊他‘玩一年’,虽说他有点基础,但他好旷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耐性……”
“不错,正是因为他们文化课基础差,学校这才采取了措施,分了个文科班。基础这样差的班级,要指望他们统统考上大学,事实是不可能的。哎,应老师,有水喝吗?给我来一杯。”应立钊倒来开水,于頫继续说:“我这次来,就是想找你谈谈文科班的事情。上次班上的学生同你闹了点矛盾,我分别把他们喊去谈了,批评了他们,我想了解一下,不知陈少彪他们现在上课是否有了进步?”
应立钊想了想,说:“凭良心说,现在好多了,确实好多了。”
于頫很高兴,就说:“应老师,我今天来,也是向你道歉的。那天班上闹矛盾,你派班长喊我,我没去,那是因为:一,相信你会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二、我真的去了,反而对你不利。不知你当时是否意识到这些?”
应立钊又是一阵点头,说:“唏,事后我也想了,你当时不去是对的。”
于頫喝了口水,扶了一下眼镜架,又说:“应老师,为着文科班的事,我也想对你提个小小建议,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见对方不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他,就接着说:“我们当老师教学生,眼睛不能只是盯在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是要面对全体,尤其像我们这个文科班,眼光更是要盯住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哎,你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我不是要你在一年半载内就把我们文科班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搞上去,而是希望你能同这些学生多接触,多交谈。我的体会是,学生的学习有差异,但学生的感情世界是同样丰富的,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于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的感情世界更为丰富!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届学生教下宋,能送走几个大学生当然是光荣,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是能送走几个大学生,而且.又能同这一届几十学生个个都从感情上深深结下牢不可破的友谊,那不比单纯送走几个大学生更有价值!应老师,你说呢?”
一向能说会道的应老师今天显得有些木纳。听于頫这么一说,只得咧嘴一笑,说:“唏,反正我听你‘黑心狼’的,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干。”
门外传来斧刨的响声。吃饭归来的木工又开始在走廊为应立钊老师打家具了。
于頫忽然想起一件事,就问:“办大事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还需要添些什么?”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