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小说
师娘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婆婆知道她在听,就越发说得起劲:“可就在我们于家富起来以后,——当然,你太太已经不在人世了,湖北老家那边经常来人了,一来就是十几,几十,天天在我们家吃呀住的。时间长了,你的几个老爹就产生怀疑,暗地一查访,原来这些老家来客都是假的,都是外面人见我们于家富有,都来敲竹杠了!有一次,湖北老家真的来人了,你的几个老爹误以为又是来敲竹杠的,不仅不接待,还把他们赶走了。从此,我们于家就同湖北老家断了来往……”
沈幽兰开始将捆扎好的行李、家具搬到堂前分类堆好,以备搬时方便。
婆婆继续说着:“后来,我们于家穷了。穷就穷在这块龙碑上。那时的女人不像你们现在大手大脚的,都是像我这样三寸小脚。你想,一个三寸小脚的老太太带着四个儿子创出一番家业,容易吗?老太太死后,你的四个老爹为感激老太太的辛劳,就在她的坟前立了一块五爪龙碑,就在这块五爪龙碑刚刚做好的时候,敲竹杠的人就来了,说:龙属王爷家的,你们于家从来就没出过王爷,怎能立五爪龙碑呢?’就整得你四个老爹又是吃官司,又是赔钱,将龙的五爪錾去一爪。龙碑刚刚立起,敲竹杠的又来了,说:‘四爪为蟒,蟒为候爷,你于家也没出过候爷,怎能立蟒碑呢?’就又告得你几个老爹吃官司、赔钱……就这样,在你老太太手上置起来的山场田地,渐渐被打官司、赔钱给卖光了。直到把你太太碑上那龙的五爪全部錾完,我们于家就一贫如洗,才算了事,这方圆才太平下来!……兰子啊,”说到这里,婆婆长长叹了口气,又说,“钱这个东西是又好又不好呀!没有钱,别人看不起;钱多了,又不安生……”。,
沈幽兰不知婆婆后面几句话的意思,就有些懵然。联想到自己要开店的事,就想:是不是婆婆在用那古老的感悟在提醒她,让她记取祖上的教训,不要在金钱上……
“妈,现在哪能像老太太她们那个时代,那么欢喜买田置地呀?”沈幽兰笑着说。
“说不定呢。你马上不是开店了?风水轮流转,说不定老太太那时的风光又要在你的手上重现了呢!”婆婆说得很认真,也很自信,但并没有多少笑容。
“妈,我开店纯是为了生活,是‘小蟹打小洞’,怎么能像老太太那样富起来呢?”
“三十年河东变河西,难说呢!难说呢!”
等家里的杂物都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太阳早已偏西,西山的阴脚已伸过了山冲,正朝于家坳这半爿山坡一步一步逼近。沈幽兰知道,搬家的那天,帮忙的人一定很多,人多手杂,一定很忙乱。她想趁这天有些时间,再到老屋外看一看,还有哪些留下的东西该向大哥他们做些交待。该给他们的就当面给他们,该请他们照应的就请他们照应;那分得的三亩“责任田”也该让大哥帮着处理一下,是转让给别人,还是留作自己种,全由大哥去作主……
几个月不见,门前的荒草长起来了。要是往日,她会立即弯腰将那些荒草拔去,就是拔不动的,也要找来铧锹给铲个干净……今天,她觉得已没有这个必要了。老人说过,庄稼人同草争斗了一辈子,但人死后,还是要让草给严严的压在身上——人只能一时战胜草木,却无法永远战胜草木。沈幽兰知道,只要搬走了,要不了一年半载,这老屋就会更冷清更荒凉的。草挪死,人挪活,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的身体,为了生活,就不能不抛弃这间老屋。门前坡地上,还有大哥二哥房前屋后那些空闲地上,都长着一棵棵茂盛的李树。那李树结出的果子不像外地卖的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又大又红又好看,但吃起来却是又苦又涩皮又厚的大麦李;这叫小麦李,书上叫它“珍珠李”,果子只有玻璃弹子大小,成熟时,黄里透红,红里透亮,脆中含甜,甜里溢香!老人说,怀孕的女人吃了它,生出的孩子就会长得白白胖胖,像面团捏就一样可爱!沈幽兰怀丹丹时,婆婆是整瓢整瓢地摘给她吃,但丹丹生下来并不是白白胖胖。那不能怪小李子没起作用,只怪家里生活太苦,缺少营养,才将丹丹像铁罐里养乌龟——越养越缩!这种李子只有孤坑有,别处没有,别处的土壤不行,就是把它移去栽了,也不结果子!这树的来路很远,也是老太太从湖北带来的。李子是农历五月成熟。“成熟时,我是要回来采摘的。”沈幽兰像告别老朋友样,轻轻抚摸着李树的枝叶;这时,她发现李树枝上垂吊着一个像子弹壳大小的虫子的卵巢,她伸手将它摘下,用脚踏上去,就见冒出一长溜白浆。“这是要对大哥讲的,每到治虫季节,一定得给这些李树洒些石灰水,不然虫子会将树干蛀断的。”
老屋南头那棵金刚栗树,算起来快有三十年了,长得枝繁叶茂,如伞如盖。这是孤坑最显眼的一棵大树,站在孤坑的任何一个方位,都能看到它那高大的身影。树下光溜,没有一根杂草。当年的于頫就是在这棵树下看书、背字典;大哥的三个孩子也是在这棵树下看书、做作业,考上大学……这两年,大哥在南边栽上了毛竹,那毛竹发展很快,大有在几年内吃掉这棵栗树的危险!“这也是要跟大哥说的,我走了,不能让那些毛竹把这棵栗树穿死掉。”
西山的阴脚伸过来了。山阴把孤坑从横空斜切成两半,一半阴晦,一半辉煌。于家坳还是在辉煌中,沈幽兰的老屋也是在辉煌中,连那土墙也是金壁辉煌!
沈幽兰更有些留恋老屋了。她想到那个新婚之夜,黄玲香和金霞那又小又臭的“老母猪油”撒在床上,惹得她和于頫整整折腾了一夜……想到丹丹出世那个夜晚,她在绝望中挣扎着从床边爬向窗口……想到哭累了的丹丹睡在草丛中,那满脸爬动的蚂蚁……想着想着,沈幽兰又感觉这老屋有些阴森和凄冷。
时间不早了,沈幽兰该办的事情已经办完,她要带着丹丹重新赶回孤峰铺去。就在这时,一只黄鼠狼倏地蹿过,钻进了沈幽兰那间紧锁的老屋。
“老屋就要成为它们的天下了!”沈幽兰想着,心里掠过一丝悲凉,“再见了,我的老屋!”她默默地念叨着。
“兰子,你放心,你们走了,这老屋我会帮你看住的。”婆婆已看出幽兰的悲凉,自己更是老泪纵横,就要用拐杖撑着站起。
沈幽兰急忙走到门前,扶住婆婆,说:“妈,我搬走后,很快就会把您接到街上去住的,这老屋怎么会要您老看呢!”就又掏出手帕擦着婆婆的眼泪。
“兰子,你就不要这样想了,妈今年已经七十七岁的人了,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我已知道我的身体不行,说不定哪一天晚上,脚一伸,眼一闭,就走了,就不会再给你们添惹麻烦了!”
“妈,怎么说这话呢?……”
婆媳俩在泪水涟涟中分别了。
谁知这一分别,真的就成了永诀!
3、丰厚的回报
沈幽兰开始将捆扎好的行李、家具搬到堂前分类堆好,以备搬时方便。
婆婆继续说着:“后来,我们于家穷了。穷就穷在这块龙碑上。那时的女人不像你们现在大手大脚的,都是像我这样三寸小脚。你想,一个三寸小脚的老太太带着四个儿子创出一番家业,容易吗?老太太死后,你的四个老爹为感激老太太的辛劳,就在她的坟前立了一块五爪龙碑,就在这块五爪龙碑刚刚做好的时候,敲竹杠的人就来了,说:龙属王爷家的,你们于家从来就没出过王爷,怎能立五爪龙碑呢?’就整得你四个老爹又是吃官司,又是赔钱,将龙的五爪錾去一爪。龙碑刚刚立起,敲竹杠的又来了,说:‘四爪为蟒,蟒为候爷,你于家也没出过候爷,怎能立蟒碑呢?’就又告得你几个老爹吃官司、赔钱……就这样,在你老太太手上置起来的山场田地,渐渐被打官司、赔钱给卖光了。直到把你太太碑上那龙的五爪全部錾完,我们于家就一贫如洗,才算了事,这方圆才太平下来!……兰子啊,”说到这里,婆婆长长叹了口气,又说,“钱这个东西是又好又不好呀!没有钱,别人看不起;钱多了,又不安生……”。,
沈幽兰不知婆婆后面几句话的意思,就有些懵然。联想到自己要开店的事,就想:是不是婆婆在用那古老的感悟在提醒她,让她记取祖上的教训,不要在金钱上……
“妈,现在哪能像老太太她们那个时代,那么欢喜买田置地呀?”沈幽兰笑着说。
“说不定呢。你马上不是开店了?风水轮流转,说不定老太太那时的风光又要在你的手上重现了呢!”婆婆说得很认真,也很自信,但并没有多少笑容。
“妈,我开店纯是为了生活,是‘小蟹打小洞’,怎么能像老太太那样富起来呢?”
“三十年河东变河西,难说呢!难说呢!”
等家里的杂物都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太阳早已偏西,西山的阴脚已伸过了山冲,正朝于家坳这半爿山坡一步一步逼近。沈幽兰知道,搬家的那天,帮忙的人一定很多,人多手杂,一定很忙乱。她想趁这天有些时间,再到老屋外看一看,还有哪些留下的东西该向大哥他们做些交待。该给他们的就当面给他们,该请他们照应的就请他们照应;那分得的三亩“责任田”也该让大哥帮着处理一下,是转让给别人,还是留作自己种,全由大哥去作主……
几个月不见,门前的荒草长起来了。要是往日,她会立即弯腰将那些荒草拔去,就是拔不动的,也要找来铧锹给铲个干净……今天,她觉得已没有这个必要了。老人说过,庄稼人同草争斗了一辈子,但人死后,还是要让草给严严的压在身上——人只能一时战胜草木,却无法永远战胜草木。沈幽兰知道,只要搬走了,要不了一年半载,这老屋就会更冷清更荒凉的。草挪死,人挪活,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的身体,为了生活,就不能不抛弃这间老屋。门前坡地上,还有大哥二哥房前屋后那些空闲地上,都长着一棵棵茂盛的李树。那李树结出的果子不像外地卖的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又大又红又好看,但吃起来却是又苦又涩皮又厚的大麦李;这叫小麦李,书上叫它“珍珠李”,果子只有玻璃弹子大小,成熟时,黄里透红,红里透亮,脆中含甜,甜里溢香!老人说,怀孕的女人吃了它,生出的孩子就会长得白白胖胖,像面团捏就一样可爱!沈幽兰怀丹丹时,婆婆是整瓢整瓢地摘给她吃,但丹丹生下来并不是白白胖胖。那不能怪小李子没起作用,只怪家里生活太苦,缺少营养,才将丹丹像铁罐里养乌龟——越养越缩!这种李子只有孤坑有,别处没有,别处的土壤不行,就是把它移去栽了,也不结果子!这树的来路很远,也是老太太从湖北带来的。李子是农历五月成熟。“成熟时,我是要回来采摘的。”沈幽兰像告别老朋友样,轻轻抚摸着李树的枝叶;这时,她发现李树枝上垂吊着一个像子弹壳大小的虫子的卵巢,她伸手将它摘下,用脚踏上去,就见冒出一长溜白浆。“这是要对大哥讲的,每到治虫季节,一定得给这些李树洒些石灰水,不然虫子会将树干蛀断的。”
老屋南头那棵金刚栗树,算起来快有三十年了,长得枝繁叶茂,如伞如盖。这是孤坑最显眼的一棵大树,站在孤坑的任何一个方位,都能看到它那高大的身影。树下光溜,没有一根杂草。当年的于頫就是在这棵树下看书、背字典;大哥的三个孩子也是在这棵树下看书、做作业,考上大学……这两年,大哥在南边栽上了毛竹,那毛竹发展很快,大有在几年内吃掉这棵栗树的危险!“这也是要跟大哥说的,我走了,不能让那些毛竹把这棵栗树穿死掉。”
西山的阴脚伸过来了。山阴把孤坑从横空斜切成两半,一半阴晦,一半辉煌。于家坳还是在辉煌中,沈幽兰的老屋也是在辉煌中,连那土墙也是金壁辉煌!
沈幽兰更有些留恋老屋了。她想到那个新婚之夜,黄玲香和金霞那又小又臭的“老母猪油”撒在床上,惹得她和于頫整整折腾了一夜……想到丹丹出世那个夜晚,她在绝望中挣扎着从床边爬向窗口……想到哭累了的丹丹睡在草丛中,那满脸爬动的蚂蚁……想着想着,沈幽兰又感觉这老屋有些阴森和凄冷。
时间不早了,沈幽兰该办的事情已经办完,她要带着丹丹重新赶回孤峰铺去。就在这时,一只黄鼠狼倏地蹿过,钻进了沈幽兰那间紧锁的老屋。
“老屋就要成为它们的天下了!”沈幽兰想着,心里掠过一丝悲凉,“再见了,我的老屋!”她默默地念叨着。
“兰子,你放心,你们走了,这老屋我会帮你看住的。”婆婆已看出幽兰的悲凉,自己更是老泪纵横,就要用拐杖撑着站起。
沈幽兰急忙走到门前,扶住婆婆,说:“妈,我搬走后,很快就会把您接到街上去住的,这老屋怎么会要您老看呢!”就又掏出手帕擦着婆婆的眼泪。
“兰子,你就不要这样想了,妈今年已经七十七岁的人了,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我已知道我的身体不行,说不定哪一天晚上,脚一伸,眼一闭,就走了,就不会再给你们添惹麻烦了!”
“妈,怎么说这话呢?……”
婆媳俩在泪水涟涟中分别了。
谁知这一分别,真的就成了永诀!
3、丰厚的回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